020-86620001
全国统一咨询热线

品茶的环境

2016-07-14
次浏览

 

      清朝的书画家郑板桥的读书处名为“别峰庵”,小斋三间,一庭花树,门联写着:“室雅无须大,花香不在多”。清静雅致的环境适合读书,也适合品茶。可是这样的环境并不多,我们可以自己来创造。
 
      有朋友很幸福,住家靠近山边,又善于借景,窗外的青山,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,就是一幅画,不论晨光夕曦、风雨晴晦,在四时变幻的景致中,都是品茶的美好时辰。
 
      有没有住在市中心,又在楼上,没有绿地,可是却慧心巧手地在阳台种树养花,营造出一片葱翠的绿荫。当阳光从落地窗洒进来时,也为室内带来婆娑的花影、树影,在地板上摆个矮几,几上放几样简单的茶具,就为朋友与家人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品茶环境了。
 
 
       营造品茶的环境,是处理空间的艺术,没有一定的法则。我们先要细心观察环境的现实条件,再巧妙的运用种种审美的手法,慢慢经营出一片雅洁明净的空间氛围来。
 
小园——
      中国画的空间意识是音乐性的,中国画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,乃是天地灵气往来,生命流动之处。清初画家笪光说:“虚实相生,无画处皆成妙境。”中国的园林以素壁为背景,粉墙花影,宛若图画。郑板桥这样描写一个院落:“十笏茅斋,一方天井,修竹数竿,石笋数尺,其地无多,其费无多也。而风中雨中有声,日中月中有影,诗中酒中有情,闲中闷中有伴,非唯我爱竹石,即竹石亦爱我也。彼千金万金造园亭,或游宦四方,终其身不能归享。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,又一时不得即往,何如一室小景,有情有味,历久弥新乎?”
 
      我们可以看到,这个小天井,给了郑板桥这位画家多少丰富的感受!园林美学家陈从周说:“园之佳者,如诗之绝句,词之小令,皆以少胜多,有不尽之意,寥寥几句,弦外之音犹绕梁间。”
我们现在的居住环境,绿地不多,但房子旁边还是有些小的空地,住在楼上的人,也有阳台、窗台能够运用,我们可以效法园林美学,在“小中见大”,种些有姿态的花木,以有限的面积,来创造无限的空间。
 
窗景——
      老子说:“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”。房子真正有用的地方在于室内的空间。室内的空间由天、地、壁构成——天花板、地板和墙面,墙面上有开窗和出入的门。一切生命的韵律,生活的节奏全都由这个虚空的“无”而生。宋朝的大画家郭熙论山水画说:“山水有可行者,有可望者,有可游者,有可居者。”美学家宗白华这样描述园林里的窗景:
 
      “可行、可望、可游、可居,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。园林中也有建筑,要能够居人,使人获得休息。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,它还必须可游、可行、可望。“望”最重要。一切美术都是“望”,都是“欣赏”。不但“游”可以发生“望”的作用,就是“住”,也同样要“望”。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,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,望到一个新的境界,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。
 
       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。有了窗子,内外就发生交流……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(李渔所谓“尺幅窗,无心画”)。而且同一个窗子,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,景色都不相同。这样,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。”
 
       我们住在大城市中的人,和大自然的距离很遥远,但是透过窗子,还是可以与它亲近。如果从窗子看出去,有远山、有公园、有行道树,甚至只有一棵老树,都是十分珍贵的绿意,我们应该想办法把它引进室内来。如果望出去视野纷乱,影响美感,就用竹篱、木窗、卷帘等手法屏挡或者局部遮掩起来,这样保留了自然光和通风,而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很清爽,没有杂物。颜色雅素的环境,任何色调的茶席都会很出色。    
 
家具与花木——
      品茶的空间设计以家具为主,花木为辅。花木带给我们清新自然的气息,是营造情境、表现季节感最好的素材。由于季节不同,从户外的景致到茶席布置,以及整体空间气氛的创意构思,都会有明显的不同。陈设家具,不在多而在精,贵在与空间协调,摆放有疏有密,就会显得雅致舒服。各种形状、质地、大小、高低的桌子都可以品茶。茶席随着桌面的条件设计、调整,十分灵活,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的美感可以是千变万化的。
 
画中游——
      我们有时不用桌椅,把茶席直接铺设在地板上,这种方法使得茶席的空间不受桌面局限,自由变化的可能性更大,十分有乐趣。尤其在外出的时候最方便,随处都能品茶,有如古画《卢仝烹茶图》中的意境。这幅画可能是明晚的作品,而题上宋人钱选的名字。画中幽雅清静的品茶环境,呈现了晚明文人潇洒怡然的生活情景。寻找一个意境幽远的山光水色之处品茶,是宋、明绘画里常见的画意,我们也可以如同画中人这样品茶,享受自然的风光与生活的情趣。
8